現在一般對「柏拉圖式愛情」(Platonic Love)的用法,指的是精神式的戀愛,雖然相愛,卻沒有肉體關係。換句話說,沒有性行為的愛情,是「柏拉圖式愛情」最簡單最通俗的定義。
柏拉圖式愛情,以西方哲學家柏拉圖命名的一種精神戀愛,追求心靈溝通,排斥肉欲。最早由Marsilio Ficino於15世紀提出,作爲蘇格拉底式愛情的同義詞,用來指代蘇格拉底和他學生之間的愛慕關係。
柏拉圖認為:當心靈摒絕肉體而嚮往著真理的時候,這時的思想才是最好的。而當靈魂被肉體的罪惡所感染時,人們追求真理的願望就不會得到滿足。 當人類沒有對肉欲的強烈需求時,心境是平和的,肉欲是人性中獸性的表現,是每個生物體的本性,人之所以是所謂的高等動物,是因為人的本性中,人性強於獸性,精神交流是美好的、是道德的.
在歐洲,很早就有被中國人稱之為「精神戀愛」的柏拉圖式的愛,這種愛認為肉體的結合是不純潔的、是骯髒的,認為愛情和情欲是互相對立的兩種狀態,因此,當一個人確實在愛著的時候,他完全不可能想到要在肉體上同他所愛的對象結合。
《常見定義》
1、【純精神的而非肉體的愛情】
→經常被使用,來自柏拉圖的形上學,他認為思想的東西才是真實的而我們看見的所謂的「真實世界」的東西反而不是真實的。
2、【男女平等的愛情觀】
→柏拉圖的愛情觀。柏拉圖認為人們生前和死後都是男女合體的完整的人,到了這世界我們都分裂為二。所以人們總覺得若有所失,企圖找回自己的「另一半」。沒有那一半是比較重要的,所以男女是平等的。October 4, 2006
柏拉圖式的愛情
只是站在愛人的身邊;
靜靜的付出, 默默的守候;
不奢望走近, 也不祈求擁有;
即便知道根本不會有結果,
卻仍然執迷不悔, 也就是這種不求回報的原因,
注定了它悲劇的結局;
最後
也只能是一條在遠處守候的平行線;
只留下回憶中, 美好的片段,
當作永恒!!
柏拉圖式的愛情只有精神上的戀愛。沒有肉體上的結合。這樣純潔,潔白的愛情是不可玷汙的。才稱爲柏拉圖式的愛情……一種永久的,不求回報的愛。即使不能相守,只要看到對方幸福,這份愛便會綿延下去,直到永恒……
有些人,上帝給了他們緣分,讓他們相遇,但是卻忘了給他們交點,于是這份愛,只能變成遠遠的守望,而這兩個人,也將永遠如同平行線一般,不能在一起。
柏拉圖的永恒……只要愛的人得到幸福,這份愛就會永恒!如若不能有交點,那我願意再等一世,固守著這份柏拉圖的永恒,直到生生世世的永遠……
在這世上有、且僅有一個人,對你而言,她是完美的。她就在世界的某個角落。
然而,柏拉圖式的愛情注定是沒有結果的愛情。就像一部憂傷的童話,惟其遙遠與真實、惟其不可觸摸與欠缺,方可成就其璀璨與神聖!
愛無非是要快樂。兩個人不能快樂,不如一個人快樂;兩個人痛苦,不如成全一個人的快樂。愛,是一種感受,即使痛苦也會覺得幸福;愛,是一種體會,即使心碎也會覺得甜蜜;愛,是一種經曆,即使破碎也會覺得美麗……
有些失去是注定的,有些緣分是永遠不會有結果的。愛一個人不一定就能擁有,可,就是抹不去你在我心中留下的點點滴滴……
愛一個人不孤單,想一個人才孤單!靜靜的思念,孤獨的享受!